无负压设备供水最高能到几楼?

  无负压供水设备因节能、水质无二次污染的优势,成为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的主流二次供水方案。不少用户关心“无负压设备最高能供到几楼”,实际上这并非固定答案,需结合设备扬程、建筑高度、管道阻力等多因素综合判断。那么,无负压设备供水最高能到几楼?今天上海三利泵业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无负压设备的供水高度限制及适配逻辑,帮你精准匹配建筑需求。

  无负压设备供水最高能到几楼?

  一、先搞懂原理:无负压设备如何实现高层供水?

  无负压设备通过“叠压市政管网压力+变频增压”的方式供水,无需修建蓄水池,直接连接市政管网。市政管网本身有0.2-0.4MPa的基础压力(相当于20-40米扬程),设备通过变频泵组叠加压力,将水输送至更高楼层。例如市政压力为0.3MPa(30米),设备叠加0.5MPa(50米)压力,总供水高度可达80米,能覆盖25层左右的高层建筑。其核心优势是“借力市政压力”,比传统变频恒压设备更节能,供水高度也更灵活。

 无负压设备 

无负压设备

  二、供水高度上限:按设备类型与建筑场景划分

  无负压设备的供水高度主要取决于泵组扬程,不同型号的设备适配不同楼层,常见范围如下:

  小型无负压设备(单泵/双泵组):扬程50-80米,适配10-25层建筑(按每层3米计算,下同)。这类设备功率2.2-7.5kW,适合小高层住宅、小型商业楼,市政压力充足时(≥0.3MPa),可直接供至20层以上。

  中型无负压设备(三泵/四泵组):扬程80-120米,适配25-40层建筑。功率7.5-15kW,采用多级离心泵组,可通过“分区供水”(低区利用市政压力,高区叠加增压)覆盖超高层住宅的中高区。

  大型无负压设备(多泵组+分区模块):扬程120-200米,适配40-60层超高层建筑。功率15-37kW,结合“竖向分区”设计,将建筑分为低、中、高三个供水区,每个区配置独立泵组,避免单泵组扬程不足,同时降低管道压力(避免低层管道超压爆裂)。

  需注意:实际供水楼层需扣除“市政压力覆盖范围”。若市政压力能供至6层(约18米),则扬程80米的设备实际可额外供至(80-18)÷3≈20层,总计覆盖26层。

  三、核心影响因素:这些细节决定供水高度

  市政管网压力:是无负压设备的“基础动力”,压力越高,设备需叠加的扬程越少,供水楼层越高。若市政压力仅0.2MPa(20米),即使设备扬程100米,总供水高度也仅120米(40层);若市政压力达0.4MPa(40米),相同设备可供至140米(46层)。

  管道阻力损耗:管道管径、弯头数量、管材粗糙度会消耗压力。例如DN100的钢管,每100米阻力约5米扬程,20个90°弯头阻力约10米扬程,若管道总长200米,总阻力损耗达20米,会直接导致供水高度减少6-7层。

  设备选型匹配度:若泵组扬程不足、电机功率不够,或变频控制系统响应滞后,会导致高区压力不足。某30层住宅因选用扬程80米的设备(实际需90米),导致28-30层水压偏低,需更换更高扬程泵组。

  无负压设备

无负压设备

  四、选型与安装:3步确保供水达标

  精准核算需求:先测量市政管网压力(联系自来水公司获取数据),再计算建筑总高度(从市政接口到顶层出水口的垂直距离),总扬程=建筑高度+管道阻力+安全余量(10%-20%)。例如30层建筑(总高90米),管道阻力20米,安全余量11米,总扬程需121米,应选用扬程120-130米的设备。

  采用分区供水:4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建议分2-3区供水,低区(1-15层)利用市政压力或低扬程泵组,中区(16-30层)、高区(31层以上)分别配置对应扬程的泵组,避免“大马拉小车”或扬程不足。

  优化管道设计:选用大管径、光滑内壁的管材(如PPR管、衬塑钢管),减少弯头和变径数量;管道安装时保持合理坡度,定期清理管道结垢,降低阻力损耗。

  无负压设备供水最高能到几楼?以上就是上海三利泵业给大家解答了相关的疑问。无负压设备的供水高度无绝对上限,关键在于“按需匹配”。选型前需全面掌握市政压力、建筑高度、管道布局等参数,必要时请专业设计院出具供水方案,确保设备既能满足高层供水需求,又能稳定节能运行,避免因选型不当导致水压不足、频繁故障等问题。  


© 2017 上海三利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7019563号-1